沪邦邦
2025-02-19
452
上海幼升小2025新政策有哪些变化?比如报名条件、对口方式等,还有关于民办摇号、统筹公民同招、录取顺位、人户分离、五年一户等都成为高频话题,作为承载30万家庭升学关切的焦点,这份上海幼升小2025新政策解读将成为每位上海家长的必修课。本文深度剖析政策条款,助您把握升学黄金期。
点击上海居住证积分模拟打分器,30s精准测算上海居住证积分!
年满六周岁
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的招生对象为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年满六周岁”,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上海市户籍儿童享受市政府相关优惠政策人员子女父母双方或一方具有上海户籍的非沪籍儿童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父母一方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一年内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不含补缴)或连续3年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提醒:年满6周岁,适龄入学这一点非常重要,之前就有非沪籍家长孩子7岁了,才想着给孩子报名入学,结果因为超龄,孩子无法在上海入学,只能回户籍地!
2025年:2018年9月1日-2019年8月31日
对于2024年申请小学的适龄儿童为:2017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
同理,2025年秋季入学的适龄儿童+1年
上海市公办小学主要通过按对口招生的方式,实行就近入学原则。所以千万别忘记了解,你家小区位于哪个学校的学区范围哦!
如果想了解最新的学区划分,或更便捷地查找某个小学的学区范围!
可以扫描右侧二维码回复“对口”查询16区学区划分
上海户籍家长提供:
儿童户口簿、监护人户口簿、房产证或者租赁网签备案、儿童出生证明等
非沪籍家长提供:
儿童户口簿、监护人户口簿、儿童出生证明、监护人居住证、儿童本人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房产证或租赁网签备案、一年内6个月社保证明等
注:部分区域验证时还需提供预防接种证
(上海幼升小2025新政策:家长准备材料)
验证材料说明:
1、上海16区具体要求可能还有细微差别,家长也可扫码右侧二维码,回复“材料”,查看2024年上海16区入学验证材料清单。
2、根据往年要求,监护人居住证必须在有效期内,累计缴满6个月的社保缴费单(不含补缴);或连续3年在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具有本市户籍
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户籍在外区,居住在本区;或者部分区规定,户籍在本区,居住地与户籍地不在同一街道的就是人户分离。
换句话说,只要准备报名的学校不是孩子户口所在地对口的那所学校,除开报名民办学校之外,那么都应该算是人户分离。
简单一句话,人户分离就是你户口本地址跟房产证(居住地)地址不一样,至于大家说为什么一下说房产证,一下说居住地,其实就是有房的就是房产证,没房就是居住地。
这个人户分离的“人“就是人住在哪里,这个住在哪里就是靠房产和租房合同来证明。
举例1:比如说小明家户口在静安,由于静安区房价太高,房子就买在了浦东,小明今年要幼升小了,想要在浦东上小学,这时候小明家的情况就是户口和房产证的地址不一致,(户口在静安,房产在浦东)就要去办理人户分离了。
举例2:再比如说小蓝家户口在普陀,但是一家人租房子住在了徐汇,小蓝也是今年幼升小了,要在徐汇上小学,这时候小蓝家的情况就是户口和居住地不一致(户口在普陀,租房在徐汇),就要去办理人户分离了。
公民办小学同步登记、报名
公民办小学同步登记、报名,报名民办小学未被录取的,参加公办小学第二批验证,并且同类排序靠后。
未被民办小学录取的适龄儿童,根据第一批公办小学验证和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本市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比如同属人户一致类,即排在此类靠后)为原则,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
提醒:每一档又会按照入户年限、户口组成等多种因素进行排序入学。
除此以外,上海还有一些特殊招生的公办小学,比如上实小学部、新世界实验小学、上实东滩小学部等可另行关注。
统筹民间也称作调剂,是指一所学校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按照招生要求排序入学,不满足招生条件或者排序靠后的人,将由教育局统一安排进入附近没有招满的另一所学校。
统筹情况都不一样,2024年的部分统筹情况如下(信息为家长分享,仅供参考)。
对口入学,当学生报名人数大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可根据适龄儿童全家户口入户情况、入户年限、产证信息等人户信息制定招生实施细则,录取会分为几个档次,被称为“录取顺位”。
以黄浦区为例:
录取排序:
1、人户一致,未报名民办
2、人户一致,报名民办未录取
3、人户分离,未报名民办
4、人户分离,报名民办未录取
5、非沪籍,居住证达标满120分、有房产等情况据学校统筹安排
6、港澳台、外籍适龄儿童
提醒:优先人户一致,统筹时参照适龄儿童实际居住时间、与同住监护人的关系等因素先后排序。
12区继续执行
实行五年一户的区域:本区内各公办小学建立对口入学新生数据库,区内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即一个门牌号一居住户,五年内只接受一个学生(双胞胎和二孩例外)。
简单直白的说,就是上下家孩子在校不见面,一个出一个进就算满足条件。主要是为了降低学区房转手率,抑制学区热。
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