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邦邦
2025-03-18
374
2025上海小学入学条件有哪些?外地人小孩在上海上学条件需要提供哪些材料?上海幼升小报名时间2025年确定了吗?上海幼升小2025最新政策已经为上海家长准备好,大家赶紧看看
点击上海居住证积分模拟打分器,30s精准测算上海居住证积分!
1、非沪籍家庭必备材料居住证与社保:
父母一方需持有有效《上海市居住证》,且连续缴纳社保满6个月(建议在2024年10月前完成办理)。
儿童居住证明:孩子需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
其他材料:户口簿、出生证、房产证或租赁备案证明、近6个月社保缴纳记录或《就业失业登记证》等。
2、沪籍家庭材料
户口簿、出生证、房产证/租赁备案证明,若选择“人户分离”需办理相关回执单。3、积分入学要求非沪籍家庭需通过上海居住证积分体系(建议提前规划积分达标,否则可能面临统筹入学)。
1、政策了解与规划(2024年9月-2025年2月)
9月起:了解“公民同招”政策、对口学校及国际学校招生动态(如开放日)。
12月-2月:集中准备材料,非沪籍家庭需确保社保、居住证等条件达标。
2、政策发布与信息登记(2025年3月-4月)
3月中下旬:市教委发布全市招生政策,各区随后公布细则(如徐汇区、浦东新区等)。
4月中旬:完成“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填写(需通过幼儿园或区指定渠道登记)。
3、报名与录取阶段(2025年5月-8月)
5月上旬:公办和民办小学同步报名(民办可填1个志愿+1个调剂志愿)。
5月下旬:民办摇号及调剂结果公布,公办验证材料。
6-8月:接收录取通知,部分学校安排家访或家长会。
1、公办 vs 民办选择※
上海幼升小公办对口:
需满足“人户一致”或“人户分离”条件,关注学校入户年限及学位预警。※ 民办摇号:民办学校实行电脑随机录取,需提前核查是否符合招生要求(如户籍、居住证积分等),避免因材料不符被退档。
2、统筹入学风险非沪籍家庭若材料不齐或积分未达标,可能被统筹至指定学校,需提前规划并准备备用方案。
1、线上办理平台通过“随申办”或“一网通办”完成信息登记及材料提交,简化流程。
2、各区咨询渠道各区教育局提供官网、微信公众号、电话咨询等服务(如徐汇区、黄浦区等)。
各区录取规则在“户籍优先”基础上存在差异,以下是关键要点:
核心城区
1. 黄浦区
• 优先录取“人户一致”儿童,超额按入户时间排序;
• 非沪籍需持有居住证且积分达标,按购房时间、同住情况等统筹。
2. 徐汇区•
对口入学超员时,按户籍迁入时间排序;
• 人户分离及非沪籍儿童实行“集中报名、就近统筹”。
3. 静安区
• 部分学校要求户籍及房产满3年,且户主为父母或儿童;
• 非沪籍需上海居住证积分达标,按实际居住年限统筹。
4. 浦东新区
• 动迁户子女凭安置协议优先就近入学;
• 非沪籍有房产者参照“人户分离”政策,无房产者全区统筹。
5. 长宁区
• 不满足“梯度安排”或“五年一户”政策者由教育局统筹;
• 集体户口及廉租房家庭按居住年限排序。
6. 闵行区
• 非沪籍需满足居住证积分及房产要求,积分达标者可优先选择学校。
7. 嘉定区
• 2024年起实施对口学区入户年限递增政策,2025年需满3年。
8. 杨浦区
• 三代直系亲属以外挂靠户口由教育局统筹;
• 非沪籍按积分及实际居住情况安排。其他区域包括普陀、宝山、松江等区,录取顺位大致遵循“人户一致→人户分离→非沪籍”的层级,具体细则需参考各区教育局发布的年度招生公告。
总结
家长需紧密跟踪政策发布时间(3月中下旬)、确保材料完整(尤其非沪籍家庭)、合理规划报名策略,并利用线上平台提高效率。对于不确定因素(如民办摇号结果),建议提前准备多套方案
版权声明